最佳答案
消费者在图方便的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报告显示,中老年人和“90后”是支付风险的“重灾区”,老年人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更易遭受网络欺诈(占比达59%);同时,50岁以上人群中追回损失的比例为54%,低于其他年龄段,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未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另有数据显示,发生损失后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挂失,或立即报警的50岁以上人群均不足三成。而“90后”群体遭遇诈骗后,发生大额损失的比例为27%,超出总体人群近2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90后”绑定大额银行卡的比例更高(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15%)以及更少购买账户安全险(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10%)有关。因此,消费者在图方便的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2017年“3·15”期间,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的案例。首先要保证手机的“清洁”,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手机,减少手机被事先植入病毒的风险。如果发现手机中毒,应立即到官方手机售后维修部门,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根除病毒。同时,消费者还可选择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账户安全险”等相关保险,发生损失后可以得到一定补偿。报告显示,相比2016年,2017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就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消费者要想“扫得安全”,可以选择使用有支付验证环节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在大额支付时;使用一张额度不高的信用卡或余额不多的借记卡绑定所有支付账户,在支付时尽量少使用公共无线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