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是什么意思?
混改,即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中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实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这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国有经济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混”指混合所有制,即在企业中将多种所有权资本相互混合,发挥不同资本的资源与优势,互惠互利,使得国有资产得到保值与增值;“改”则强调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使非国有股东可以参与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优化国企的治理机制,提升国企的资本运用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混改面临哪些问题?
混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思想认识不统一:一些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区,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帮助国有企业“甩包袱”。
股权比例问题:股权比例是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民营企业对与国有企业合作时的股权比例存在顾虑,担心占股过多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占股过少则不放心不乐意。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改革政策法规存在交叉重叠和“打架”现象,如《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在某些条款上的冲突,导致改革无法可依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成本高: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程序复杂、审批繁琐,周期较长,时间成本高。同时,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产权交易、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过户变更,需要交纳高额的税费,使得改革成本大幅增加。
准入门槛高:竞争性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相对容易,但垄断型行业的改革相对较慢。非公企业想进入的电力、石油、铁路、民航、军工等领域,目前并没有真正放开准入限制。
退出机制不完善:民营资本不仅存在进入难的问题,一旦和国有资本混合后,想退出也比较困难。政府在鼓励非公资本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虽出台了一些文件与支持措施,但非公资本如何合理、有序退出还有待研究。
如何解决混改面临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宣传和解读,形成改革共识。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消除误解和疑虑。
明确股权比例: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确不同情况下民营企业可以控股的比例和范围。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确定股权比例,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参与度。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重叠问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降低改革成本:简化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程序和审批流程,缩短改革周期。同时,对改革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给予一定的减免或优惠政策,降低改革成本。
放宽准入限制:逐步放宽垄断型行业的准入限制,允许非公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参与竞争。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这些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完善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条件和程序。保障民营资本在合理、有序的情况下退出混合所有制企业,减少其投资风险和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股权比例、完善法律法规、降低改革成本、放宽准入限制和完善退出机制等措施,可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